首个针对Linux的UEFI引导工具曝光

近期  ,针对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首个针对Linux系统的引导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(UEFI)引导工具(bootkit),被其作者命名为“Bootkitty” 。工具该工具由名为BlackCat的曝光组织开发 ,于2024年11月5日被上传至VirusTotal平台  ,针对当前仍为概念验证(仅在某些Ubuntu版本和配置上起作用) ,引导尚无证据表明其在实际攻击中被利用。工具

Bootkit是曝光一种高级Rootkit恶意软件 ,过去主要针对Windows系统 。针对通过感染计算机的引导启动过程,在用户每次开机后抢在操作系统内核之前加载  ,免费模板工具在内核(劫持)级别完全控制系统  。曝光Bootkit可以隐藏文件、针对修改启动项 、引导记录密码、工具安装间谍软件 、格式化硬盘等 。

Bootkitty的技术特征

ESET研究人员Martin Smolár和Peter Strýček指出 ,Bootkitty的主要目的是禁用内核的签名验证功能,并通过Linux初始化进程预加载两个未知的模板下载ELF二进制文件 。

值得注意的是 ,Bootkitty使用自签名证书进行签名 ,因此在启用了UEFI安全启动的系统上无法执行,除非攻击者已安装了受控证书。无论UEFI安全启动状态如何 ,该引导工具主要用于引导Linux内核 ,并在GNU GRand Unified Bootloader(GRUB)执行前 ,在内存中修补用于完整性验证的函数响应 。

具体而言,源码下载Bootkitty会挂钩UEFI认证协议中的两个函数,以绕过UEFI完整性检查。随后  ,它还修补了合法GRUB引导加载程序中的三个不同函数 ,以规避其他完整性验证。

关联模块的发现

ESET的调查还发现了一个可能相关的未签名内核模块 ,该模块能够部署名为BCDropper的ELF二进制文件,在系统启动后加载另一个未知的建站模板内核模块 。该内核模块同样由BlackCat开发 ,具备隐藏文件 、进程和开放端口等rootkit相关功能  。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工具与ALPHV/BlackCat勒索软件组织存在关联 。

安全建议

尽管Bootkitty目前仅为概念验证,但其出现打破了现代UEFI引导工具仅针对Windows系统的认知 。这强调了为潜在未来威胁做好准备的必要性。建议系统管理员和安全专业人员采取以下措施 :

启用UEFI安全启动:确保系统启用了UEFI安全启动功能,以防止未经授权的引导加载程序执行。定期更新固件和软件:保持系统固件和软件的高防服务器最新状态 ,以修补已知漏洞。监控系统完整性 :使用可信的平台模块(TPM)等技术,监控系统启动过程的完整性 。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:限制对UEFI设置和引导加载程序的访问权限 ,防止未经授权的更改 。

通过采取上述措施 ,可以有效降低类似Bootkitty引导工具对Linux系统构成的潜在威胁和风险。云计算

滇ICP备2023006006号-25